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社会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学校“双高”校建设绩效指标和2023年工作要点,以打造技能培训高地为总目标,着力完善现代职业培训体系,营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良好氛围,制订德信体育2023年社会培训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23年学校社会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二十大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2023年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落实《德信体育社会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德信体育社会培训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以“双高”校建设为重点,以职教本科为目标,坚持育训并举并重,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各类培训,着力推动学校社会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高效、高质量完成各项社会培训指标任务,打造具有河职特色的“技能培训高地”。
二、工作要点
(一)完善社会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校院二级管理的培训体系建设
完善“管办分离”的社会培训工作机制,优化培训体系顶层设计,创新实践育训并重的培养模式。一是发挥社会培训领导小组统筹管理职能,召开社会培训推进会,制订学校社会培训2023年工作要点。二是加强各二级学院社会培训内部治理,完善工作规范和制度,制订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指标;规范工作流程,组织学习职业培训规章制度。三是有效发挥学校社会培训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实施不少于1次的年中检查工作,加大社会培训监督检查力度。四是加强社会培训工作绩效考核的指导作用,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工作。
(二)紧扣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和职教本科建设目标,高质量完成社会培训任务
以“双高”校建设为重点,以职教本科为目标,对照指标及要求把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岗、到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形成共为,进一步加强“引领”,继续争取“达标”,努力实现“清零”,扎实推进,确保高质量完成社会培训任务。各二级学院要对标对表,主动出击,发挥优势,创新思路,深挖资源,高效实施社会培训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培训人次数达到各二级学院在校生人数的2倍以上,全年实现培训达4.89万人次,资金到账额2000万元以上。二是每个二级学院依托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基础教育团队培训基地、退役军人培育基地、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基地等重要培训基地,通过教师素养提高计划、“1+X”证书制度、省级产教融合基地等项目,至少申报或者举办1期省级以上培训项目。三是面向区域产业、行业龙头企业,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成1个职工培训基地,依托基地至少组织1次培训活动。四是每个二级学院根据全年创业培训工作计划,完成培训指标,至少参与创业培训3期。五是面向省内毕业生持续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就业培训工作。六是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任务,依据学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社会评价工种,编写各工种标准培训方案。七是积极开展社会评价工作,面向社会人员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每个工种至少组织1次评价工作。
(三)以优质项目为源动力,用好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质量整体提升
结合河南省2023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方案,精准实施十大培训专项,聚焦制造业主攻方向,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套餐式、项目制、冠名班等培训,加大急需紧缺、高精特新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供给,全面提升培训精准度、人岗适配度,有效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深度融合。一是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或机构至少1个。二是加强职业培训“团队库”建设,培育与引进并举,推进团队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培训团队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利用数字化建设提升培训质量。四是依托人社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积极申报高级研修项目。五是创新培训模式,拓展社会服务渠道,提升培训品牌的影响力,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优质培训工作案例。
(四)优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持续推进公司产品、技能培训、评价取证“三位一体”的终身教育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搭配线上线下组合套餐。大力开展“基地+培训”、“工种+培训”、“互联网+培训”、“专业+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
一是全面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扩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完善育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点管理制度。二是建设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库,制订继续教育类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制度。三是各二级学院积极申报校级以上各类优质继续教育类网络课程项目。四是组织建设继续教育类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全年完成省级以上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立项1门。五是加强省级继续教育类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积极申报继续教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六是利用社会培训服务平台,组织建设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入选教育部不少于6门的终身教育课程资源。
(五)示范引领个性化社会培训服务,推进社区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
加强省级示范性社区学院建设,完善社区教育体系,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对接街道办事处或社区,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立社区教育基地或老年教育基地1所,全年至少开展1次社区培训活动。二是组织开发社区培训系列课程,积极申报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项目,申报省级“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和典型案例至少1项。三是组织建设智慧助老课程资源,积极申报教育部“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四是树立终身教育品牌,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公民素质提升、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技艺培训、社区工作者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健康养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志愿者社区服务”等多种综合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形成特色和品牌,积极申报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六)营造社会培训良好氛围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聚焦技能河南建设、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职业院校改革发展、培训评价提质增效、世界青年技能日、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技能竞赛等重要宣传节点,掘亮点、总结经验、凝聚特色,叫响河职培训品牌。一是及时总结推广社会培训先进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做好社会培训宣传,树立标杆,切实以品牌提升学校影响力和认可度,营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社会培训典型案例展示活动,总结归纳学校先进做法和经验,引导社会培训高层次高质量发展。三是倡导和宣传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先进理念,强化培训改革力度,组织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扩大学校培训工作的影响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部门要根据学校提出的“引领、达标、清零”三项计划,坚决完成“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和“职教本科”年度培训绩效目标,把社会培训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紧抓不放。
(二)精心谋划,打响河职社会培训品牌
面向社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纵深化的高质量社会培训服务,认真分析专业、团队、科研等优势,准确把握区域发展脉搏,将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专业群作用,努力寻求切入点、着力点、关键点、支撑点、增长点,推动培训项目落地落实,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加强过程指导和监督,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清单式督查,对工作推进慢、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确保督到关键、督出效果。倒逼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激励办法,调动和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干事担当的积极性。
(四)加强协同联动,提升工作合力
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遇到问题和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从培训团队、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补贴资金拨付、后勤基本设施保障等各方面给予通力配合、大力支持,确保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推进机制。